CFA协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Nick Pollard:明确ESG披露标准,坚决抵制“漂绿”歪风
近日,由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举办的“2022秋季峰会——寻找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在京成功召开。峰会以今年以来全球局势动荡,黑天鹅事件不断,地缘冲突,新冠病毒变异,气候异常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相互交织为背景,邀请政府部门与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金融行业领袖及专家学者就当前国计民生、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监管等热点议题发表真知灼见。CFA协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Nick Pollard出席峰会作主旨演讲。
Nick Pollard从信息披露、投资者教育等方面介绍了ESG投资实践相关的经验,并明确表示全球金融行业应坚决抵制“漂绿”行为。Nick Pollard指出,“漂绿”行为损害了投资者保护和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而ESG投资可以降低长期风险,从而获得更高的长期回报。全球ESG投资规模正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ESG总资产将达53万亿美元,占市场资产管理规模的1/3以上。Nick Pollard指出,在ESG投资理念的要求下,多样性和包容性将越来越重要。随着气候变化风险的不断增长,投资者越来越青睐那些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企业,可持续理念的要求也提升了金融业的工作增加值。另外,疫情让社会更加关注性别平等以及薪酬平等,符合这一要求的企业也更能获得ESG投资者的青睐。信息披露方面,Nick Pollard提出应重视ESG信息的数据质量和可比性。2021年,CFA协会发布了首个自愿的投资产品ESG披露标准,旨在提高ESG披露方面的透明度和一致性。
增进市场道德、强化市场诚信以及提高行业实操标准是CFA协会的重要使命,同时能够为社会贡献价值。对全球金融从业者而言,ESG概念近年来正日趋火热。随着政府、资产持有人及投资人对ESG的重视,这一话题对投资实务及市场的影响愈发显著。我们相信,随着从业人员在投资分析时越来越多地考虑ESG因素,最终将有利于大家做出恰当的投资选择。CFA协会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从业人员们更好地了解ESG因素对投资的多方面影响并使大家认识到如何才能使一项投资在可持续未来方面做出贡献。鉴于“漂绿”行为势必对某个产品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信息谬误甚至造成错误观念,且对保护投资者利益极为不利并将严重损害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我今天要着重讲一下如何抵制“漂绿”行为以及与可持续投资相关的几个关键议题。
在降低项目的长期风险敞口的同时,ESG投资还将获得更高的远端回报。据悉,去年全球在可持续方向的投资额跃升至1,200亿美元,相比2020年翻了两番。预计到2025年,全球ESG资产将达53万亿美元,占比接近在管资产总规模140.35万亿美元的三分之一。随着中国政府向“3060”目标的稳步推进,意味着中国将向相关领域安排100至200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届时可持续金融及ESG投资工具将大有可为。
一、气候变化问题
自2000年起至今,中国在气候灾难方面已付出相当于年均超过4万亿人民币的代价。随着气变风险的骤增,被动投资将不再有效。鉴于气候变化风险对全球商业活动的广泛威胁,投资人逐渐关注并期望被投标的开始测量、提报并建立针对各自企业节能减排的计划与目标,并将这些企业视为气候变化本身的一份子,这一趋势为主动管理、深度投研及资本配置带来巨大机遇。
随着诸如另类数据及其他相应类型分析工具的大量涌现,金融行业在为可持续性领域赋能的同时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会。一部分市场已开始要求工商企业及投资机构披露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在生物多样性敏感领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保障女性权益问题
多元化与包容性正越来越被ESG投资人所关注,尤其是在男女同工同酬方面,男女平均薪资待遇不能因其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太大差别。疫情以来,同工不同酬问题尤为凸显,期间近百万女性因照顾家庭等原因被迫离开就业市场,那些在同工同酬方面持续改善的企业将为ESG投资人带来投资机会。
三、ESG数据改善问题
随着铺天盖地而来的那些具备“ESG”内涵的金融工具及产品,必须审慎地应对参混于其中的“漂绿”风险。我们如何确保投向可持续性产品的每一分钱都能对环境或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投资者是否能对那些贴着“ESG”标签的潜在投资标进行穿透识别?
CFA协会尤其关注发行机构所提供ESG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以及将各种ESG因素与投资配置相结合的实操经验。去年,CFA协会发布了首版基于自愿原则的《全球投资产品ESG信息披露标准》,以期对投资产品从目的、策略到具体投管实务过程的ESG披露进行规范。我们相信这一标准将为ESG相关的披露工作带来更大的透明度与一致性,从而使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ESG特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降低“漂绿”隐患。
尽管ESG数据的质量和数量都在逐步提高,但随着企业对可持续性资本的抢夺,一套完善且清晰的数据提报标准尚处襁褓。据Governance & Accountability Institute统计,202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纳入企业中已有92%的公司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然而,ESG数据往往缺乏一致性,这使它令人困惑并且难以比较。
在具有全球可比性并能适用于整个可持续投资价值链的统一数据标准出台之前,无论是企业报告其在实现ESG目标上的进展,还是投资者识别、比较ESG相关的风险和机会并采取行动,以及金融市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等方面,将仍面临挑战。
四、ESG人才培养问题
在努力构建统一ESG标准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通过可持续投资教育来增进金融从业者水平的重要性,因为在可持续性转型这一大环境下的每个投资个体都将因其对所投标的ESG特征识别能力的提升中获益。
对从业人员而言,ESG分析已经成为投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以及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ESG分析能使其更全面地了解所投标的。CFA协会一份题为《未来投资管理实务:今后的技能与学习》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性”这项指标而言,当前行业供给端所提供的人才知识水平与需求端该指标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间的差距,是所有统计项中最大的。CFA协会在提升行业ESG能力之路上持续努力不断进取,已向全球大多数市场的候选人开设了由协会颁发的“ESG投资认证”,并获得业内员工与雇主的一致好评。通过夯实候选人在气候变化领域以及ESG与投资实践相结合方面的基础,该认证令业内人士在掌握技术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ESG业务的实操能力。CFA协会计划于2023年将这一认证推向中国市场。
总之,为加速可持续投资愿景的构建,需要各方在技能提升、信息披露以及数据完善等方面共同努力,打击“漂绿”现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与此同时,我们要确保信息披露透明可靠、治理机制落实到位以及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的根本认识。我乐观地认为,业内同仁们将携手并进地为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秋季峰会圆满收官 -
楼继伟: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秋季峰会上的致辞 -
苗圩: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秋季峰会上的演讲 -
毕井泉:地下管网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必经之途 -
宁吉喆:五项确定性举措以应对当前环境变化 -
新开发银行行长Marcos Troyjo:不确定性环境下危中有机,新兴经济体市场将大有可为 -
陈文辉: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的三点建议 -
居伟民:全球不确定性的演绎和应对 -
GIC林昭杰:信任为基,协同为要,着眼长远,共克时艰 -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CEO:积极应对短期波动,看好亚洲与中国的长期投资机会 -
李剑阁:改善全球治理,重回确定性轨道 -
张文才:世界经济转向“三高一低”后的应对措施 -
威灵顿投资管理副主席:不确定性环境下有哪些确保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 -
申万宏源董事长刘健:资管业发展环境显著变化下的三大趋势 -
瑞银资管亚太区主管殷雷:在不确定性挑战下的资管行业新机遇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为顺应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转型需求,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联合发起成立的一个国际性交流平台组织,论坛旨在构建一个汇聚全球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监管部门和市场代表的长期对话沟通平台,为国内外资产管理机构搭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