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东升:守好“三农”基本盘,筑牢发展“压舱石”
近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在上海市静安区隆重召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湛东升出席全体大会并作主题演讲。
湛东升认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经济发展要素支撑就更加有力。他表示,政策性银行将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积极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为“三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政策性金融活水。一是在助力端好“中国饭碗”上同向发力,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二是在助力农业加上科技翅膀上同向发力,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三是在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上同向发力,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四是在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上同向发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是在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同向发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本次论坛以“金融助力经济复苏与全球合作”为主题开展对话交流,意义重大。作为来自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从业者,我想以金融助力守好“三农”基本盘、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为题,向大家作一汇报和交流。
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解决好“三农”问题,丰富的农副产品可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整合的农村集体资源可为乡村发展奠定基础、大量的进城务工农民可为其他产业提供劳动力来源,经济发展要素支撑就更加有力。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生态文旅融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农民消费升级,可以释放巨大的投资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就有广阔市场。解决好“三农”问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有保障、社会就稳定,经济复苏、发展才有基础。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历来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组织农民重整山河、发展生产,进行了艰辛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粮食产量连续8年突破1.3万亿斤,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我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进入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战略部署,为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履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持续加强涉农贷款投放。截至今年8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5万亿元,与2020年末相比增加16万亿元、增幅41%,比同期全部贷款增幅高8个百分点,为稳定“三农”基本盘、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有力的金融力量。农业发展银行是专司金融支农职责的政策性银行,主要任务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筹集支农资金,支持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成立近30年来,我们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持“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需求、遵循银行规律”的办行理念,在探索中前行、在改革中发展,积极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持续推动社会资金回流“三农”领域,为“三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政策性金融活水。进入新时代10年来,我行已投放贷款、基金21万亿元。截至目前,我行资产规模9.7万亿元,政策性业务占比近95%,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和骨干作用逐步增强。
我们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统筹支持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支持粮棉油全产业链发展,今年以来,投放粮棉油相关贷款5600多亿元;积极落实“两藏”战略,投放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整治、黑土地保护、种业振兴等相关贷款2900多亿元。我们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衔接重点任务、重点区域制定专项方案、开展专项行动,投放服务巩固衔接各类贷款5900多亿元,832个脱贫县、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贷款增速,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我们全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聚焦畅通农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渠道,投放780多亿元贷款用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支持涉农制造业和农业科技发展,投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80多亿元、农业科技贷款290多亿元。我们全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乡村建设行动要求,向水利设施建设、农村路网升级、公用基础设施补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投放中长期项目贷款1万多亿元,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三、“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繁重,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金融机构责无旁贷。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关键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愿与金融同业携手并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同向发力,为“三农”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为经济持续向好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一是在助力端好“中国饭碗”上同向发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们要重点围绕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积极支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种业振兴、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等重要任务加快推进,丰富“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不断提升“中国饭碗”的成色。
二是在助力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上同向发力。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我们要重点围绕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支持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先进农机装备、合成药物、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尽快实现“弯道超车”。
三是在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上同向发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要重点围绕农业农村特色资源,积极支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积极支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绿色仓储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
四是在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上同向发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我们要重点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积极支持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促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推动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更好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是在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同向发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围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化,支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向乡村延伸、医教文体等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配套提档升级,推动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强国建设任重道远,奋进之路实干为先。让我们始终坚守金融本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