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辉:股权投资基金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近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在上海市静安区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金融助力经济复苏与全球合作”为主题,广泛邀请了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主权财富基金、国际与国内代表性金融机构和知名学者,围绕全球经济金融领域各方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希望在当前复杂环境下持续增进国际间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22日下午,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副理事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作会议致辞。

 

陈文辉以“股权投资基金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题,提出三点观点:第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经济从外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第二,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必须得到金融的全方位支持。在我国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领域,股权投资基金和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新金融基础设施紧密结合,有望形成“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第三,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应关注的三个重点问题:一是要把民营科创小企业作为支持的重点;二是要大力发展养老金和长期寿险,为股权投资基金积累长期耐心资本;三要加快培育并购市场、发展

S基金,切实提升股权市场流动性,让短钱变长。

 

 

股权投资基金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上的会议致辞

陈 文 辉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苏河湾历史底蕴深厚,是近代上海民族工商业的集聚地。很高兴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于此,召开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上海苏河湾大会。首先,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此次论坛探讨的主题是“金融助力经济复苏与全球合作”。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复苏急需新动能,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各国携手共进成为历史所趋、人心所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们战胜困难提供了新契机,也带动了技术与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金融将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支持作用。下面我将以“股权投资基金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题,谈几点认识。

 

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因粗放发展模式带来了不少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日益趋紧。二战结束以来,有不少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并短暂地达到了中高收入水平。但是,能稳固位列发达经济体行列的,只有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少数几个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最终占据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国家。因此,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经济从外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化进入潮落周期,各国加速本土产业链建设,中美科技领域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我们要有底线思维,在保持开放合作的前提下,加快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核心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同时,我国科技创新从过去追赶模仿为主,转向强调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强化我国产业链的优势,紧握价值链分工的主动权。

 

在改革开放四十五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顺应全球化大势,为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供给侧来看,我国从早年缺乏资本、技术、人才,到现在拥有较充裕的资金、原创技术和自主品牌以及1.7亿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从需求侧来看,我国已形成了十四亿人口、四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国内大市场。超大市场形成的规模效应是我国独特的竞争优势,将带动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快速发展,释放出巨大而持久的增长动能,助力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二、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必须得到金融的全方位支持

 

金融是经济活动中资金融通的过程,对加速实体经济价值创造具有重要作用。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与金融发展史,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资金融通有不同要求。金融业因此与时俱进,不断革新。

 

地理大发现后的大航海时代,金融汇聚民间财富,支持国家主导的对外贸易以及殖民活动。工业革命时代,技术革新引领经济变革,金融随之服务于工商业主体。近代以来,并购重组为主导的投资银行业务兴起,支持了铁路、电力、汽车和钢铁等重资产行业的建设与整合,造就了繁荣的资本市场。随着人类进入创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而支持科技创新的股权投资基金也将逐步走向金融舞台的中央。科技初创企业作为创新者,具有前期研发周期长、无形资产占比高、信息不对称强、盈利周期滞后、高失败率与高成长性并存的特点。传统金融从盈利能力、现金流水平、资产抵押率等维度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很难与之匹配。而股权投资基金是风险投资机构,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信息,并通过构建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应对初创企业的高失败率。此外,股权投资基金用高薪和强利益绑定,吸引聪明、能干且愿意冒险的投资人,为了高收益敢于押注优秀的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陪伴企业成长。在美国,股权投资基金加纳斯达克,创造了半导体和信息技术产业的硅谷奇迹,成就了互联网时代。展望未来,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领域,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和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新金融基础设施紧密结合,有望成为新的金融主导力量,形成“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支持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三、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应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

 

第一,要把民营科创小企业作为支持的重点。当前,原创性科技创新是我国的攻关重点。过往追赶模仿式的创新活动,具有较高的确定性,但是需要大量资金、人力等资源,大型企业及国有企业有较大的优势,在实现“我无人有”技术的国产替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原创性科技创新没有明确的方向,进入无人区后需要大量试错,失败概率极高。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及决策容错机制,都难以支撑对此类创新的支持。此外,大企业和国有企业也不符合股权投资基金要求的风险收益特征。民营科创小企业探索前沿科技领域动力强,在管理机制上灵活机动,对创新挫折的容忍度更高,因而表现出更强的活力和创造力,且其融资能力较弱,急需资金支持。这正是股权投资基金应该做的,也能够做的。另一方面,股权投资基金只要选准科技创新产业赛道,投中真正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并做好风险分散,就能够在支持科技创新的同时,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第二,要大力发展养老金和长期寿险,为股权投资基金积累长期耐心资本。在我国金融结构中,长期股权资金供给偏少,股权投资基金持有期偏短。2022年,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出资中,只有8.32%来源于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当前,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的持有期大致在3.3年,低于国际上5年左右的平均水平。养老金和长期寿险资金是当前我国积累耐心资本首要途径(国外的捐赠基金、过去的银行理财资金短期看很难成为重要来源),能够为我国科创产业发展提供大量长期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老龄化危机主要是财务危机,随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康养等产业发展,老龄化危机中的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财务问题将成为养老的首要问题,需要积累大量的养老金来应对。养老金和长期寿险资金投资科创产业,能够创造高额回报,为人口老龄化危机提供更坚实的财务保障,从而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要加快培育并购市场、发展S基金,切实提升股权市场流动性,让短钱变长。当前,股权投资基金通过IPO退出空间有限。截至目前,上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251家,其中科创板562家;深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829家,其中创业板1323家;作为对比,纽交所拥有上市公司2014家,而纳斯达克有3480家。就数量而言,A股已逼近美股。在欧美股权投资基金实践中,并购是最重要的退出渠道。根据标普统计,2022年,美国股权投资基金77.3%的退出收益通过并购市场实现,13.3%通过PE权益二级市场实现,只有6.1%通过IPO实现。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各类产业都提出了整合优化的新要求。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冗余资产需要高效利用;全球产业链重构变迁,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趋势加强,存量资产需要重组处理;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诞生于技术革新,改变了市场格局,迫切需要集聚优质资源,从而做优做强。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参与并购,整合存量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能提高股权市场流动性,也将催生出更多投资机会。同时,要着力解决PE二级市场信息不透明、估值难的问题,培养S基金专业团队评估能力,推动市场形成统一的估值体系。

 

全球经济复苏需要金融的全方位支持。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股权投资基金将作为关键环节,助力各方共同应对挑战。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创建时间:2023-10-23
首页    公开活动    20231021上海峰会    陈文辉:股权投资基金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