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群:全球财富管理论坛 · 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主旨发言
10月27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 · 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开启第二日议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做主旨发言。
金立群表示,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格局演变,80年前建立的国际金融体系问题日益突出。一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过度依赖美元,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不稳定性。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声音仍然非常羸弱。三是现有体系在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方面能力严重不足,难以应对诸多全球挑战。
亚投行在事关全球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重大议程上做出重要贡献:共批准286个项目,总金额近550亿美元,撬动总投资超1500亿美元;积极帮助发展中成员应对危机挑战;作为国际发展体系当中重要一员,不断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注入新动力;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和工具,开拓非美元货币融资渠道。
尊敬的楼继伟理事长,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苏河湾大会上发布演讲。首先,我谨对主办方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日程冲突,很遗憾无法与在座各位线下交流,但此刻我也在大洋彼岸与参加世界银行/IMF年会的多边开发机构同事们讨论同样的一个话题:如何加强全球金融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今年正值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80周年,在全球范围讨论这一话题正当其时,更富深意。
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44国政府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讨论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目的是以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为鉴,尽可能防止各国在货币、贸易等方面无序竞争,以邻为壑,最终走向冲突和战争。
创设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世界银行、IMF和关贸总协定(WTO)三大机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边主义精神和国际合作原则,客观上为推动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保持货币金融稳定、促进国际贸易投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现行的国际经济治理打下了基本框架。
但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演变,80年前建立的体系也逐步暴露出许多缺陷,尤其是代表性不够、包容度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其在促进金融合作、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方面无法发挥应有作用。这里有几个典型的例子:
第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过度依赖美元,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不稳定性。由于特里芬两难问题,黄金-美元-其他货币双挂钩制度在1960-70年代多次发生危机,最终走向瓦解。目前美元又面临新的特里芬难题,即美国必须通过提供安全金融资产(主要是美债)向世界发行美元,而过多的美债将动摇美元信用。截止今年9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达到35.5万亿美元。IMF警告,美国过高的债务水平将可能推高全球借贷成本,破坏全球金融稳定。这对全球发展绝不是好消息。
第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声音仍然非常羸弱。时至今日,发达国家在股权、人事上主导国际金融机构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发展需求在多边金融机构的决策中得不到充分的理解、尊重和体现。比如,世行和IMF在上世纪90年代教条化推行《华盛顿共识》,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但当时如果某个国家不接受IMF或世行的政策导向和要求,就不可能得到资金支持。
第三,现有体系在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方面能力严重不足,难以应对诸多全球挑战。联合国《2024年可持续发展融资报告》指出,目前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中,仅有17%进展顺利,近一半进展甚微,超过1/3停滞不前或出现倒退。实现相关目标的资金缺口进一步上升到约每年4.2万亿美元。为此,80年前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亟待完善,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协调一致的国际金融新体系,以扩大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投资,并为所有国家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针对这些不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希望改革国际经济体系的呼声从未停止过。亚投行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创立的。
2013年底,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提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议一经提出,即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习主席系统阐释了中国倡议创建亚投行的初衷、亚投行的初心和使命、亚投行运营管理原则等重大问题。习主席指出,倡议成立亚投行,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完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举动,有利于促进各方实现互利共赢。成立亚投行的目的是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亚投行秉承开放包容的区域主义,欢迎所有有兴趣的国家积极参与,实现合作共赢。亚投行应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成为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亚投行应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确保专业运营、高效运作、透明廉洁,成为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
在此指引下,各方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合力打造这一多边平台,一方面在谈判中始终坚持民主协商,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另一方面,不搞小圈子、小团体,诚意广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参与。包括对美日两国,也是一直敞开大门。
得益于这一开放包容的合作新范式,亚投行不断吸引新成员加入,数量由在2016年成立时的57个创始成员增加到110个,覆盖世界81%的人口和65%的GDP,成为具有广泛和平衡代表性的重要全球性多边开发机构。这些成员中,发展中国家数量达到80多个,投票权超过70%,是名副其实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多边开发银行。G20和G7成员中各有14个和5个参与亚投行,所有金砖国家也都是亚投行成员,主要新兴经济体和重要发达国家均有代表。与此同时,中国作为第一大股东投票权份额达到26%,而发达成员投票权总份额也超过了25%,在需要75%特别多数的重大事项决策上双方都有否决权,巧妙地解决了“一股独大”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一平衡包容的治理结构使每个成员不论大小和贫富都能够在银行实际运营和管理当中有机会表达看法和诉求,提出的想法和建议只要有道理,符合实际需求,有助于增进共同利益,都会被采纳和实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主要股东愿担当有领导力,中小成员有尊严愿积极参与,切实做到了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真正地将多边主义精髓落到实处,有效凝聚共识,发挥了推动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使亚投行自2016年开业来在事关全球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程上不断做出重要贡献:
——截至目前,亚投行共批准286个项目,总金额近 550亿美元,撬动总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惠及37个域内外成员。尤其是在年度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上,自2022年就实现了其占当年气候融资占比50%的目标,2023年更是超过了60%;
——积极帮助发展中成员应对危机挑战。包括通过“新冠疫情危机恢复基金”向26个发展中成员提供了近147亿美元的快速资金支持,以及向受到内外冲击的斯里兰卡和遭受罕见洪灾的巴基斯坦分别提供了1亿美元和15亿美元的紧急纾困支持;
——作为国际发展体系当中重要一员,不断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注入新动力,通过参与多边开发银行行长定期会晤机制以及G20相关讨论等,推动多边开发银行改革重大事项。今年4月,在亚投行和世行的共同倡议下,10个多边开发银行创设了全球联合融资平台,旨在进一步加强多边开发机构协同,更有效地动员发展资金;
——根据成员需求,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和工具,开拓非美元货币融资渠道。去年10月,在亚投行和非洲开发银行但保下,埃及成功发行非洲首单熊猫债。这不仅是南南合作的重要成果,也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解决特里芬难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八年来,亚投行始终高举多边主义大旗,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运营,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经受住了各种风浪和险情的考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感召力,以及中国作为亚投行倡议方和最大股东的领导力。在刚刚结束的亚投行第九次理事会年会上,所有成员代表都对亚投行的发展成就予以高度肯定,中国、德国等成员宣布向亚投行特别基金捐资近4亿美元。这是对亚投行未来发展投出的信任票!
2025年,亚投行将在北京举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这将是亚投行发展历程当中又一次里程碑。届时,各成员将检阅亚投行成立以来的重要发展成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将亚投行打造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与时俱进的新型发展实践平台、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以及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
我也期待各位继续积极支持亚投行的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