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炼: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0月26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 · 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顺利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胡晓炼会议致辞。

 

胡晓炼指出,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要充分发挥金融高水平开放与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相互促进作用,以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为动力,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二要以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畅通四要素的跨境流动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加快建设;三要基于国情积极探索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探索符合国情的建设路径,可以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以发展离岸贸易为牵引,建立离岸金融体系,形成以在岸金融中心为主,离岸金融市场为辅的双结构国际金融中心。

 

二是以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为依托,在服务实体经济大前提下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可兑换、向前迈出积极的步伐,顺势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是以吸引全球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为导向,在支持和便利跨境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融资中加快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助力突破科技金融的瓶颈,拓展绿色金融的发展,形成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四是统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体制机制建设,确保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确保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连续性,也确保金融的基本稳定。

 

我今天围绕“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当前,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地缘政治冲突愈演愈烈,冲击全球能源、粮食、物流安全,其风险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之上,时刻威胁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大国博弈在经济领域愈加凸显,贸易壁垒越来越普遍,投资限制也越来越盛行,保护主义越来越有市场,货物、信息、人员自由流动下降。今年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选举或将导致相关国家的经贸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这将进一步增加国际经济金融的不确定性。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严峻复杂,挑战更加艰巨。应对世界范围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化逆流,突破贸易投资壁垒,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并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就要继续高举开放合作大旗,坚持将对外开放作为主动的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将扩大“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将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如何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发挥金融高水平开放与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相互促进作用,以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为动力,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高水平金融开放是制度型开放。我国金融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开放力度已经不小,取消了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宽了股东资质要求、扩大了业务范围,等等。准入的放开已不仅涵盖银行、保险、证券、资管、信托等各类主要金融业务牌照,还涉及支付、托管、评级等金融基础设施牌照。但以上海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相衡量,国际金融机构数量、全球资源配置规模、为全球产业和创新发展所供给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国际金融事物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等等,还远不能与之相匹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其根本就是要在扩大制度型开放方面走在前列,在金融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相关高标准相通相融。我认为,就制度型开放的这四方面内容来说,规则是法律制度,要体现稳定性,规则相通相融的主要任务就是缩小与国际规则的差异,同时在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领域主动参与规则的制定;规制是操作性制度,要体现约束性,规制相通相融的主要任务是增强规制的清晰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特别要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规范行为中定位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这一关键;管理是保障规则、规制实施落地,要体现效率性,管理相通相融的主要任务是简约、便利、公正、高效,降低交易成本,改变过多过繁且低效的行政管控方式;标准是业务的技术规格,要体现一致性,标准相通相融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国际广泛认可的标准体系,降低准入门槛和技术壁垒。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分析国内与国际一般通行的市场、交易、会计、审计、信息披露、行业自律、监督管理等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同异,在维护国家安全前提下缩小差距,以使上海金融中心更好体现出国际属性。

 

第二,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畅通四要素跨境流动,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建设。金融属于现代服务业,上海国际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开放。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四要素畅通流动”这个基本保障。首先是专业人员的畅通流动,其次是资金资本的畅通流动,再次是信息的畅通流动,最后是数据的畅通流动。这四个要素是金融业所掌握的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其高效便捷流动,对于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资源全球化高效配置,形成健全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十分重要。当然,我们所说的畅通流动不是无序流动,现阶段也不是完全的自由流动,而是依法合规下便捷高效的流动,是去除掉那些无实质性作用的繁琐程序、改变传统低效的管控方式带来的畅通流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相关部署中,就要求稳慎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建立高效便捷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以及为境外来华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现我国对外单方面免签和互免签证的力度越来越大,加大便利人员跨境往来,等等。上海加快国际中心建设,既要积极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还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做法,推进人员、资金资本、信息、数据跨境流动口子开的更大一些,覆盖的范围更广一些,助力上海形成充满活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三,基于国情积极探索创新,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金融中心有若干个,这些金融中心既有共性也有特色。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条件与其他国家不尽相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全新的实践,因此,要探索符合国情的建设路径。可以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以发展离岸贸易为牵引,建立离岸金融体系,形成以在岸金融中心为主,离岸金融市场为辅的双结构国际金融中心,在离岸体系内全面实现具备国际化水准的规制框架体系,基本实现与国际规则和实践的全面衔接,形成更加宽松开放的竞争环境。二是以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为依托,在服务实体经济大前提下推进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可兑换取得实质进展,顺势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以吸引全球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为导向,在支持和便利跨境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融资中,加快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突破科技金融瓶颈,拓展绿色金融发展,形成金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四是统筹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制机制建设,确保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确保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确保金融的基本稳定。

 

各位来宾,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金融高水平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是我国现代化金融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市场规模庞大,投资价值理应具备较强的吸引力;中国又有庞大的储蓄,不仅是对中国、而且是对世界经济增长所需金融资源的重要贡献者。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水平,不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让我们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不移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创建时间:2024-10-29
首页    公开活动    20241026上海苏河湾大会    胡晓炼: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