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顺利召开。工银理财总裁高向阳在“稳中有为:长期资金管理的‘危’与‘机’”主题论坛上发言。
高向阳表示,过去六年来,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加速增长、竞争格局全面重塑,但也面临一些客观难题和短期挑战。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逐步向中长期限产品引流,是克服资金短期化难题、提升行业韧性和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为更好推动银行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建议从银行理财参与养老体系建设着手,引入长期限增量资金;继续加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理财参与资本市场相关税费政策;继续加强引导以社保基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培育“耐心资本”。
以下是发言全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尤其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各项政策密集出台落地,市场预期和信心显著改善,虽然银行理财行业在债市收益率上行阶段遇到了一定的短期挑战,但在监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整个行业基本平稳渡过了这一轮市场波动的冲击。前面我认真聆听了各位领导和嘉宾的主题发言,很受启发。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结合公司前一段时间的业务实践,向大家汇报一些关于“如何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把握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的思考和认识。
第一,银行理财向中长期限转型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也是提升行业韧性和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
过去六年来,在监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银行理财深入落实资管新规精神,以规范带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实现了回归本源、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特别是随着统一监管、分级分类等政策的持续推进,行业良性竞争生态得到进一步优化,迎来了市场规模加速增长、竞争格局全面重塑的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从管理规模来看,今年是理财行业发展名副其实的“大年”。9月份在本轮市场调整之前,理财行业整体规模扩张至超过30万亿,相比去年底大幅增长超3万亿,规模增长在整个大资管行业中都是非常快的。但在理财行业转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客户风险偏好下降,规模提升和能力建设不相匹配,产品现金化、短期化,策略单一化、同质化,阶段性“顺周期”波动放大等客观难题,理财行业面临的短期挑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年初以来,结构性“资产荒”问题极致演绎,各期限、各品种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长端品种比如10年国债收益率从2.56%一路降至2.0%的历史极低水平,整个固收市场都呈现出期限利差、信用利差“双低局面”。面对产品端、负债端规模的快速增长和“低利率”“资产荒”的大环境,理财行业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之间的匹配难度是比较高的,一旦出现预期反转和利率上行,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也是比较大的。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逐步向中长期限产品引流是克服资金短期化难题、提升行业韧性和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
而长期资金又是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基石。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两个月内二度提及资本市场,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这也为理财行业有效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和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陆续出台了新“国九条”以及资本市场“1+N”等系列政策文件,基础制度不断健全,市场治理扎实推进,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这些都为银行理财向中长期限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第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工银理财推进中长期战略转型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今年以来,工银理财持续提升对宏观和市场的跟踪研判,有效把握了前期债券市场的长期配置和短期交易机会,推动公司经营工作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截至9月末公司管理规模峰值突破2万亿元,今年以来非现产品债券投资收益率超过3.9%。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工银理财始终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通过优化产品布局扎实推进中长期战略转型,不断夯实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
一是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中长期限产品占比。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积极推动产品布局优化和产品模式创新,结合客户成熟程度、投资习惯和风险偏好,研发与权益投资、创业投资等长期投资相适应的理财产品,构建了从产品设计、资金募集到投资管理、产品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满足理财客户多类型、多层次、高品质金融服务需求。尤其是在前一阶段市场波动中,我们与客户保持高频沟通交互,灵活调整营销重点,抓住机遇以调结构促进稳规模,在做好存量低波开放式产品持营基础上,加大中长期限封闭式产品、季开半年开等开放式产品布局力度。
二是持续挖掘储备更多匹配中长期资金属性的优质资产。过去几年来,我们不断夯实“多市场、多资产、多策略”的投研能力,紧紧围绕“五篇大文章”,打造了系统化、平台化、多元化的投研体系,通过债券、股权、基金、股票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进一步释放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动能,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也达到了新高度。截至目前投向现代化产业体系资金累计超2700亿,科技类债券投资余额超500亿,通过股权投资累计为300余家科创及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近300亿,乡村振兴、普惠金融领域投资余额近百亿。
三是从战略高度重视国内权益市场的投资机遇。我们高度重视国内权益市场的投资机遇,持续加强权益投资能力建设,去年战略性开启了股票直投业务,持仓科技金融类股票占比超47%,既有效把握了权益市场投资机遇,又成功分享了科技企业成长红利。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措施直接指向前期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的经济社会领域,充分体现了我国宏观政策的及时性、稳定性、持续性,突出显示了党中央对稳定当前经济形势的高度重视和总揽全局的战略自信、战略清醒和战略前瞻。当前政策信号仍在持续显现过程中,资本市场将逐步进入“基本面定价”的新阶段,预计结构性机会系统性增多。
第三,从行业短期面临的挑战看,银行理财实现长期化和全面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从海外经验来看,在美国、英国、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中,长期资金既是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经济低增长、人口老龄化与社会高福利之间内在矛盾的关键手段。近年来,我国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上个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理财资金是五类中长期资金之一,鼓励银行理财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借此机会,为更好推动银行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我也想提几点建议,供各位领导、同仁参考。
一是建议从银行理财参与养老体系建设着手,引入长期限增量资金。建议推动将银行理财纳入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纳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本养老金等管理人名单,进一步拓展养老理财、个人养老金账户等试点范围,适度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税优额度,提高客户通过个养账户开展养老投资的积极性,发挥理财在服务我国整体养老体系建设过程中更大作用和潜力。
二是建议继续加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理财参与资本市场相关税费政策。建议对于机构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给予基金同等免税待遇,对于购买专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给予所得税抵扣。
三是建议继续加强引导以社保基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培育“耐心资本”。建议对于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具备长期资金属性的基金,在政策上推动其在市场底部积极入市,并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包括设定蓝筹股最低投资比例、规范委托人对年金的考核短期化行为、调整保险资金投资国有大型上市银行股票权益法核算标准等,同时积极推动医保结余基金、公积金等开展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
工银理财将紧紧抓住行业高质量发展机遇,继续发挥国有大行理财公司责任担当,聚焦主业、做精专业,以合规稳健经营为底线,以投研专业能力为依托,以多元化产品体系为载体,以优化创新服务为驱动,奋力开创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回报。同时,我们也将继续与国内外各类资管机构携手合作,为我国金融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