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阁:科技驱动金融变革,共探未来发展之路
10月18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在上海市静安区顺利启幕。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总干事、原国务院体改办副主任李剑阁作会议致辞。
李剑阁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重塑金融业形态,推动行业深度变革。今年以来,人工智能进一步彰显了新技术对金融业的颠覆性影响,标志着数字金融时代的加速到来。我国正以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一是要夯实算力根基,确保“算得动、快、稳、准”;二是要激活数据潜能,打通数据流转堵点;三是要构建协同发展生态,筑牢金融安全“防护网”。此外,金融智能的发展,不管是算力,还是数据,不仅需要头部金融机构、区域金融中心的努力,也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协调机制。期待通过共同努力,走出一条人工智能与金融融合的新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世界变革下的未来之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影响甚至重塑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同样,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不仅改变着金融服务的形态与逻辑,也重新定义了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方向,在持续打破传统金融业的竞争壁垒,推动金融业的竞争范式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变革。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在金融风控、智能投顾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以及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的广泛讨论,进一步彰显了新技术对金融业的颠覆性影响。这些变化不再是零星的探索,而是汇聚成推动行业转型的澎湃动能,标志着数字金融时代的加速到来。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国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稳步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2025年,我国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最新代表,DeepSeek以其惊人的性价比震撼全球科技界,宇树科技机器人在智能装备领域展现出领先优势、通义千问在大语言模型赛道持续突破、自动驾驶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中不断提速。这些亮眼的成绩都增强了我国科技赶超的实力和信心。从国际前沿探索到国内自主突破,技术浪潮加速迭代演变,这成为我国金融业实现深层次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
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对金融强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向未来,关键在于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夯实算力根基、激活数据潜能、构建发展生态。
其中,算力根基是构建集约高效数字基础设施的 “压舱石”。我们必须聚焦关键业务需求,确保算力资源能够始终“算得动、算得快、算得稳、算得准”, 为金融创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激活数据要素则是推动智能应用规模化落地的“金钥匙”。当前,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合规高效的数据流通机制,已成为行业共识。唯有打通数据流转的堵点,才能真正实现从 “数据积累”到“数据驱动”的根本转变,让数据要素在信贷风控、智能投顾、精准服务等场景中充分释放价值,为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而协同发展生态的构建,本质上是筑牢金融安全可靠运行的“防护网”。必须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坚持技术自主可控,从底层架构到应用服务,构建全链条、无死角的安全防护体系。同时建立健全风险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确保金融业务在云上稳定开展,让金融创新始终在安全的轨道上高效前行。
今天上午,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金融界和科技界的领导专家们共同分享了真知灼见。同时,会上还宣布成立了“上海AI-FI实验室”,这既是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增砖添瓦,也有助于积极利用上海独特的优势和资源,更好汇聚国内外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与科研院所各方力量,共同推动“AI+金融”的融合创新和金融智算的发展。金融智能的发展,不管是算力,还是数据,不仅需要头部金融机构、区域金融中心的努力,也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协调机制。期待“上海AI-FI实验室”为上海乃至全国人工智能和金融融合探出一条新路!
今天下午,有两个主题论坛,分别是“在数字驱动时代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和“技术红利与财富创造”。本轮科技革命推动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在传统的物理世界之外,一个崭新的数字世界不断展开,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数字时代已经呼啸而来。同时,生产要素的组织形式不断变化,人口红利转换到人才红利,技术迁移变换到技术红利。人类创造财富的形式在变化,财富分配的方式也将随之深刻变化。
我相信,在接下来的研讨中,各位嘉宾的真知灼见,将会为推动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